野生饲养大黄鱼价差悬殊 大黄鱼一“宅”身价落千丈
大黄鱼是我国特有的贵重优质鱼类。据了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野生大黄鱼捕捉量高峰时一年到达19.7万吨,但之后因为过度捕捉,数量年年在下降,到后来野生大黄鱼简直绝迹多年。近几年经过政府部门的增殖放流活动,便是将人工繁育的鱼苗放入大海,才连续有野生大黄鱼被捕捉到的状况。物以稀为贵,市场上野生大黄鱼动辄上千元一斤,在高级饭馆一条大黄鱼乃至卖到七八千元。2010年2月,象山一条6斤半的野生大黄鱼,更是被拍出8.8万的天价。
谢起浪和记者说,大黄鱼有东海黄鱼和南海黄鱼之分。南海黄鱼因为成长环境和温度高,长得快,肉质会比东海黄鱼差一些。东海海域气温适合,成长周期比较长,并且东海海域水流比较急,鱼儿能得到充沛训练,肉质比较健壮,加上长江流域来的水比较肥美,生物量多,养分愈加全面,因此东海黄鱼口感更佳,特别以岱衢族大黄鱼最有名。不过,两种黄鱼的口感不同并不大,一般顾客难以区别。
那么,野生大黄鱼与一般饲养大黄鱼怎么区别?曾经有一种说法,说饲养的大黄鱼最多只要2斤左右,超越这个体型的,一般都是野生的。谢所长表明,这种观念不完全正确。“浙江饲养的大黄鱼,现在有不少是从福建购买半成品再饲养的。比方说,有的饲养户会买来1斤左右的黄鱼,在大网箱内再养一段时间,让大黄鱼消耗掉剩余的脂肪,吃起来跟野生的比较挨近。这样饲养的大黄鱼,每条到达2斤以上是完全可能。”
除了大黄鱼,小黄鱼也是我省居民餐桌上的常客。一般来说,大黄鱼的个头比小黄鱼大,但这并不能作为区别大、小黄鱼的主要是依据。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所长罗海忠和记者说,大黄鱼和小黄鱼是两个不同的种类,有点像大熊猫和小熊猫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