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鱿鱼原料系列

浙江大黄鱼工业环保增收两不误

发布时间:2025-08-20 栏目:冷冻鱿鱼原料系列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黄避岙乡以高泥村为中心打造“斑驳海岸”片区组团品牌。 农民日报·我国农网记者 赵炜 摄

  大黄鱼饲养是浙江省优势特色工业,在浙东滨海渔村,“一条鱼”往往带动起“一个工业”,成为渔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近来,记者走进被誉为“浙江黄鱼饲养第一村”的宁波市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在当地3000亩大黄鱼饲养基地,阳光照射下鱼苗跃起进食,溅起片片水花,一派生机盎然的繁荣现象。

  谈起大黄鱼饲养的好行情,饲养户钱国敏将其首要归功于当地施行饲养设备晋级:“咱们村饲养大黄鱼多年,但水域面积有限,饲养体量不可能无限扩张,这就要在改变开展方法、进步饲养效益上做文章。”他介绍,近些年,咱们当地对大黄鱼饲养网箱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的绿色网箱运用碳纤维、PE等环保复合型资料,最大能反抗12级飓风,不只减少了传统渔排木屑、塑料泡沫对水体的污染,还节省了20%的饲养空间,鱼苗成活率进步了15%,网箱赢利从每平方米200元进步至600元。

  以浙江省级未来村庄高泥村为中心,黄避岙乡联动多村打造“斑驳海岸”片区组团品牌,把传统大黄鱼工业与新兴文旅工业相交融,集看海观景、饲养垂钓、餐饮休闲于一体,填补了象山甚至宁波海上休闲体会项目的空白,构建起黄鱼全工业链系统,建成5家共富工坊,年产值打破1.4亿元。

  不只带动共同富裕,海洋生物因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中的特性,成为重要的“蓝碳”资源。2023年,全国首单“蓝碳”拍卖在黄避岙乡以每吨106元的价格成交。现在,当地的海洋生物资源换算成的海洋碳汇买卖量合计4755.3吨,买卖总金额超30万元。

  台州市相同尝到改变开展方法的甜头。已从业30多年的椒江区大陈黄鱼行业管理协会会长周海华介绍,渔船出海作业走漏丢掉的柴油、渔具渔网、日子废物等不易收回,不只危害海洋环境,还影响大黄鱼饲养质量。现在,当地立异打造“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大众参加”的海洋塑料废弃物管理形式,经过“海洋云仓”智能配备和“蓝色循环”大数据渠道,将海洋塑料废弃物转化为高的附加价值再生原资料,已累计处理海洋塑料废弃物5.45万吨。

  生态价值改变为共同富裕的真金白银。在椒江区大陈镇,经过大力开展增殖放流,投进人工鱼礁426座,进步饲养水体超10万立方米,获评国家级海洋草场示范区。一起,将绿色低碳贯穿海岛旅行、渔民出产、共同富裕全过程,把碳汇买卖所得注入“惠民共富资金”,2024年全岛人均可支配收入7.09万元,超出省均2.81万元,碧海银滩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越走越宽。(农民日报·我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赵炜 见习记者 邵泉尉)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