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平台

金条是要压箱底的

发布时间:2024-01-23 栏目:半岛平台

  老底子的上海人家,多是要用金条来压箱底的。压箱底,并不是要把金条放在箱子的最底层;而是有了它打底子,一户人家的根底才可靠,日子过得才结壮。可谓是镇家之宝。便是买不起金条,心目中最值钱的黄货,多少仍是要攒积一点的。一个国家也是如此,黄金储藏多多益善。

  上海人视金条巨细而分称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压箱底的金条多是巨细“黄鱼”。“大黄鱼”老秤10两重,“ 小黄鱼” 重1两。老秤是一斤16两,1两等于31.25克;那“小黄鱼”的份量是31.25克, 而“大黄鱼”就要重310.5克了。有人说“小黄鱼”和“大黄鱼”的份量分为50克和500克,想来是混杂了老秤和新秤之误。现在重量单位不必两了,按国际惯例用盎司。断定这条“黄鱼”是否赞,不单看它的巨细重量,更要看其纯度成色,也便是含金量。成色一般有两种表明法:第一种是百分比,标示9999即为含金量99.99%。第二种是用k(德文Karat缩写),按照国家标准GB11887-89的规则,每k含金量为4.166666%。按成色凹凸分为24K(含金量99.998%)、22K(91.665%)、20K(83.334%)、18K(75%)和14k(58.333%)等,低于9K(37.5%)的就不能算是黄金。从理论上讲,24K含金量100%,但其实便是做不到的。早在科技远不如今日这么兴旺的我国古代,祖先已有这样的知道:“黄金无足色”。咱们常见的“足金”,便是含金量不小于99%;大于则是“千足金”。不得运用并不存在的“千足纯金”和“纯金”。

  民国时,市面上的金条首要出自三处:一是中心造币厂的厂条,二是金铺(号)和银楼(号)的商条,三是被简称为“外条”的外国金条。

  就质量而言,首推官办国企的厂条,毕竟是政府做的产品,标准一致,制作流程与工艺和成色均好,老货的含金量在96到99%间,新品在92到98%;其间巨细“黄鱼”都达99%。老百姓说的巨细“黄鱼”,指的便是在上海的民国政府中心造币厂熔铸的厂条。工厂在姑苏河北的克复西路,新我国建立后,改为六一四厂,后又改为上海造币厂。

  有一年,我所在单位的年夜饭就假借那块宝地。其时的中心造币厂,除了铸造“小黄鱼”和“大黄鱼”外,还出产半两、二两、三两和五两等其他标准的“黄鱼”。金条上有孙中山头像,犹如银洋里的“孙小头”,并铸有重量、成色、编号及“中心造币厂制”字样等。刻有S是在上海的中心造币厂产品,CK是抗战时在重庆的中心造币厂,KM是中心造币厂昆明分厂。市面上占大头的,当是厂条。有心人依据厂条上的编码核算:中心造币厂造的“小黄鱼”就达几十万条,重庆、昆明分厂出产的“小黄鱼”各为9万多。

  商条由各商家铸造,制作是听命于各老板、包括还要顾及顾客的要求,因而形成标准和重量纷歧致,成色乱,质量也因而受必定的影响。眼前这组《作业坊工人制作金条》的相片,拍摄在1949年的澳门。这组相片有九、十张,其间有一幅是澳门大丰金铺和大丰银号的门面。暗里估测,相片里造金条的,十分有或许便是澳门这家名望乓乓响的金融企业。大丰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是何贤,并为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其五令郎何厚铧即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首任行政长官,下一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们出产的金条, 天然是归于商条了。与其说是“提炼”黄金,其实是把其他黄金制品熔化为金条。在熔化前,用一把小秤先称份量,称后分放到一个个小碗里。金铺银楼用杯形小坩埚来熔铸,把熔化的金液倒入模具,巨细“黄鱼”就热腾腾出炉了。当然,做好的制品还要称份量。本文附照里的那个男人,秤的是比金条大得多的金块。看来,这家澳门金铺的确有实力。不只造“黄鱼”,并且造金砖;要知道,一块金砖的份量总有1000克。

  有时候,官家产的厂条来不及应对商场,就会托付诺言好的金铺银楼帮助铸“黄鱼”。至于舶来的外条,多为混金,成色在90至95%间,高于95%少。

  俗话说,真金不怕烈火炼。黄金的熔点是1064.18℃,也有说是1064.4或1063℃。不管怎样,总是过了千度,干这活便是战高温。那金铺的工人实在打熬不住,干脆也不怕烫了;居然解了系着的围裙,脱了衣裳,打起了赤膊。这使我想起上山下乡在农场烧电焊,遇到大热天,一身帆布作业服底子穿不上。为图凉爽,连厚重的作业皮鞋也不穿了,脚穿拖鞋皮,又怕脚被焊花烫了,就遮盖上一块帆布鞋盖。

  从相片上看,堆积的金条,像一条条年糕。两头别离有一个浅的圆印,中心是个正方形的;虽看不出刻着什么,但商条上多是刻着金铺银楼的字号、重量和成色等根本要素;而厂条上除了字母代号、重量和成色这样的资讯,还多了编号、古币图画、孙中山头像和财务部部徽等。此外,刻有“足赤”表明成色很高,“加炼”表明成色不高且待提炼,刻“十足葉金”则表明该黄金可做金叶子……

  澳门金铺做的金条与卷烟一般长。相片里,特别把一支卷烟和一根金条并放一同,作用天然很直观。一般卷烟的长度是84mm,便是加了过滤嘴,也是包括在这个长度里,缩短的仅仅卷烟可啃咬的长度。不知卷烟是哈德门仍是绿炮台,只看得出那盒火柴是澳门大光火柴厂制作的,现在网上拍卖品相10,可开价60元公民币。

  手里有了钱, 到哪买“ 大黄鱼”“小黄鱼”呢?曩昔是去银行和金铺银楼,现在去银行、金店和有金银首饰专卖的百货商店和“销品茂”(SHOPPING MALL)等。买此宝贵产品,当然是要货比三家。听说,当年裘天宝的“黄鱼”,不光做得精且成色足,份量也要比人家略重一点。

  上海的金业首饰业有过大好岁月。按上世纪30年代出书的《上海轶事大观》的观念,“上海富贵,即此一端已可概见也。”闻名的店家有咱们不生疏的凤祥,还有宝成、庆云、杨庆和等。铺面做得大的方九霞,建起四层楼。此外,还有广东人运营的西式金银首饰店,开设最早的是江西路上的和盛。

  “顾客以外人居多,沪上臣室姬妾趋之若骛”。在民国,有过有钱无“黄鱼”买的日子。其实在1945年的重庆就初露端倪,那时已开端实行配售黄金的方针。1946年的上海,就呈现抢兑黄金的狂潮:那时,中心造币厂连日加班出产各种标准“黄鱼”,日铸量已达10000万条。1947年1月,金价涨至370万元法币兑一条10两“大黄鱼”。中心银行于2月15日公告停售黄金,政府来日发布《经济紧急措施计划》,制止黄金生意。运营者自17日起自行歇业,“黄鱼”生意转入地下。

  为补偿财务巨额赤字,政府很多发行法币,形成物价飞涨。1948年8月19日又发布《财务经济紧急处分令》、《金圆券发行方法》和《公民一切金银外币处理的方法》等。金圆券每元含黄金0.22217克,黄金1两等于金圆券200元;发行额以20亿为限。规则在1948年9月30日前,私家须将家里黄金、白银和外币悉数换成金圆券,过期不交,一概没收。仅在上海一地,蒋经国在一个月里就得黄金114.6万两,占全国搜集的68%。

  1948年11月,《批改金圆券发行方法》发布,每元金圆券的含金量减为0.044434克,一起撤销金圆券的定量发行。11月22日,上海等七大城市开端处理黄金存兑,规则黄金1两等于金圆券1000元,兑换黄金须另存金圆券1000元。1948年12月23日,一场惨剧在上海产生,外滩数家银行门前集合起六七万争购黄金的市民,形成7死45伤。1949年1月5日,发布《改进金圆券存款实现方法》,规则每两黄金除收2000元金圆券外,并以美金50元折合黄金1两之份额核算差额,收取平衡费,初次平衡费挂牌为4500元。几手下来,蒋介石政府把我国人押箱底的黄金,根本都搜刮了。

  不久,处在摇摇欲坠之中的蒋家王朝,开端把黄金运往台湾。最早发现的是个老外—— 英籍记者George Vine,1948年12月1日夜,他在上海平和饭馆的办公室,发现挑夫们从近邻的我国银行挑出沉重的担子,这第一批抵台的黄金共200万两。除了装金砖的木箱,其他都装在圆木桶里,用桶是这些来自老百姓的黄金因形状纷歧而无法装箱。后来,蒋经国在《风雨中的安静》里写道:“每一个钱,敲开来看,都是有血的。”一蒋介石列传作家对此谈论:“这些钱,咱们拿出来是有愧的。”

  终究有多少黄金到了台湾?在中心银行总裁刘攻芸给蒋介石的陈述里是2935805两多。在中心银行对自1948年12月4日到1949年8月底运台黄金的官方计算是2949970.279两。近年一有必定的影响力媒体的报导是319.6万两。数字有差异,但有一点确认无疑:大陆金库里的黄金,简直被搬一空。这几百万两金灿灿的真金,押了蒋家的箱底,也押了台湾的箱底。

  袁念琪:1978年从农场考入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上海电视台,高档修改(专业方面技能二级),获上海长江韬奋奖,上海市作协会员,当选《我国新闻年鉴》。1974年宣布著作,获全国报纸副刊著作年赛一等奖,收入王蒙主编《我国最佳散文》。著有《上海品牌日子》、《上海门槛》、《上海姻缘》、《上海B面》和《零食当饭吃》等。

  本文为汹涌号作者或组织在汹涌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组织观念,不代表汹涌新闻的观念或态度,汹涌新闻仅供给信息发布渠道。请求汹涌号请用电脑拜访。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