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平台

黄花鱼价格飙涨商家打针灌水 行家教你区分灌水鱼

发布时间:2024-01-02 栏目:半岛平台

  现在,要是发一条吃野生大黄花鱼的朋友圈,那就是光秃秃的炫富。仅有不屑的或许只需在海滨长大的闽南人。“我小时候,黄花鱼当饭吃,煎炸水煮吃到怕。”东山舢舨海鲜老板阿邦说,记住小时候,码头边黄花鱼堆成山,多到堵路,家里各种做法,吃到他看见黄花鱼就没食欲。

  阿邦的父亲老陈也感叹,1975年前后,他拿了四条大黄花,快乐地和亲属换了一麻袋地瓜,“十几斤的大黄花也就卖2-3角钱一斤,那时候没粮食,鱼不顶饱,要干活,得吃地瓜才有力气”。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黄花鱼价格的飞涨,逐步引起咱们的留意。1995年时,一斤标准的涨到40多元,2000年左右直跳到百元出面。“由于捕捉过度,鱼渐渐的变少了。”老陈述,谁也没想到,现在黄花鱼会成为餐桌上的奢侈品,拿3斤重的黄花鱼价格来说,40年前卖2-3毛一斤,现在卖2300元一斤,涨了几千倍,假如拿更大分量的比,简直没办法核算,或许是几万倍,几十万倍。

  曾经没人要的黄花鱼,现在却成了土豪消费的标配,野生的和饲养的价格天差地别。昨日,导报记者造访湖滨四里菜市场、凯旋菜市场、东浦路菜市场的海鲜货摊,发现卖野生黄花鱼的商家并不多,即便有,也仅仅几钱重的小鱼和三两左右的标准。

  “大的不敢卖,这么金贵的鱼,放在货摊上不新鲜了,没卖出去,那就亏大了。”在四里菜市场卖了20多年海鲜的老刘说,3-5两的鱼,小康家庭也消费得起,却是卖得很好,有客户要买大黄花,他才会向渔船预定。导报记者看到,现在,几钱重的小鱼卖35元一斤,3两左右的卖120元一斤。而同样是3两多的饲养黄花鱼,只卖20元一斤,价格相差6倍。

  导报记者前后对比了野生的和饲养的,发现野生黄花鱼的色泽确实很亮,形状较饲养的也更美,但假如独自看一种,确实不知该怎么区分。

  “野生的舌头是白的,饲养的舌头是黑的。”阿邦告知导报记者,这是最简单区分的一点,买黄花鱼先看舌头。但随着现在饲养办法的改善,有时饲养黄花鱼的舌头也不黑,所以,还应该看鱼的鳞片散布,野生的鳞片亮光、细密、散布均匀,饲养的鳞片大小不一,因在网箱长大,常常刮蹭,靠鱼肚邻近略有褶皱,并且鱼翅、鱼尾也比野生的更短,更僵硬,像梳子相同。除此以外,还能够调查它的脸,野生的嘴巴张得大,脸也更尖,饲养的脸圆,眼睛更靠前。

  由于价格梯度很细,以两报价,一些渔民和商家就动了歪主意,给鱼打针灌水。“7两重的卖400元一斤,比方钓上来才6两7,船上就给打一针3钱的水,弄到7两。”阿邦坦言,这已是业界行规,做点四肢,跳一档,价格就差上百元了。而真正到消费的人手里的鱼,或许还不止这一针,“商家也要赚,有良知的给补一针,想多赚的那就多打几针”。

  那么,顾客要怎么识破灌水鱼呢?阿邦告知导报记者,若是往肚子里打针,那还好,若是往鱼肉上打,鱼的肉会变松,捏起来软,并且,本来能够保鲜一周的鱼,由于灌水,只需两天鱼肉质地就变差,鱼鳃也会变黑。

  卖海鲜十几年了,阿邦现在一看、一摸就能分辩鱼有没有灌水,成功率高达90%。“看多了就能发现,没打针的鱼身段紧致,打了针的,暮气沉沉,有些打在鱼鳃里的,鱼的目光都变得松散、呆傻。”阿邦说,想要收到没打针的鱼,那就得提早和船长定规则,挨近跳档价格的鱼,就按高一档的价格收。“咱们收鱼,像6.7两的,船长都按七两的价钱算,为了给客人好质量的鱼,只能这么做。”

  信息网络传达视听节目答应(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播送电视节目制造运营答应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书服务答应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运营答应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运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具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造著作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法运用和传达

  职业品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话:告发邮箱:福建省新闻品德委告发电话: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