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平台

日本核污水排海海鲜还能吃吗?江苏疾控回应

发布时间:2024-05-27 栏目:半岛平台

  福岛核污水的来源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来源是持续注入冷却水产生的放射性污水。由于目前核燃料任旧存在于反应堆中,东京电力公司需要持续注入冷却水以带走堆芯中核素衰变产生的热量,防止核燃料进一步熔化和可能会引起的爆炸与泄漏问题。福岛核废水的第二个来源是降雨、地下水等自然水体进入熔化反应堆位置产生的核污水。上述来源的核污水被收集后,经过多核素去除系统(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 ALPS)处理,并就地储存于福岛核电厂区内的近千个储水罐中。目前福岛核电厂区内已经累积超过百万吨核污水。

  核污水的64种核素(包括氚、碳14、钴60、锶90、铯137和钋210)的特点是,半衰期普遍较长,如氚的半衰期是12.3年,钴60的半衰期是5.27年,锶90的半衰期为28.79年,铯137的半衰期为28.79年,而碳14的半衰期达5370年。由此可见,这些核素要彻底被环境自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人类难以承受的。

  长期大量摄入上述放射性核素,会造成部分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蓄积,从而引起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尽管尚未有研究证明福岛核污水排海会造成上述放射性核素大量摄入进而造成相应损伤。但这些放射性物质浓度增加对于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健康将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依然还是未知数。迄今为止,国际社会还没有排污入海的先例,福岛核污水排海依然是人类最大的放射性污染排海事件。

  因担心核污染水污染海产品,韩国消费者近期大量购入盐和海产品,零售商们也因为担心供应短缺而囤货,导致韩国海产品价格上涨。

  中国海关总署之前明确说,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别的地方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强化监管,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严防存在风险的产品输入。海关还说,将视事态发展及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消费者餐桌上的安全。同时,8月24日起,港澳禁止日本10个都县区食品进口。

  不可否认,福岛核污水排海也有一定可能会使我国沿海地区受到一定影响,即便是国产海鲜,如果是在被核废水污染水域,肉质依然可能含放射性物质,应该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开展监测,满足相关标准后方可食用。但有污染风险不代表一定不可以吃。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较为严格的检验测试标准。进口日本部分地区食品、饲料等要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的证明与原产地证明;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的食品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口。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2023年6月下旬,为及时掌握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排放对我省海域海产品影响,江苏省疾控中心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海产品放射性应急监测方案”的通知》,启动了我省沿海地区海产品放射性应急监测。所以,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验测试标准,可以完全放心食用。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