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出现大量鱿鱼当地居民捞都捞不完为何会这样?
都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日子,古人诚不欺我。近日,一段关于鱿鱼季节来临,人们纷纷下海捕捉鱿鱼的视频传遍抖音。不少人慕名来到广西北海市的铁山港海域,只为捕捞几条鱿鱼尝鲜。那么,鱿鱼季节来临,赶海人的真实生活都是如何的呢?
鱿鱼,属于我国海洋中一种十分名贵的海产品,以营养价值高而出名。逢年过节,家里宴请客人,餐桌上总是少不了几道由鱿鱼制作而成的美味佳肴。例如爆炒鱿鱼、铁板烧鱿鱼等,味道鲜美,令人流连忘返。
2022年4月9日,一段抖音视频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只见视频中的场景,水中遍布鱿鱼跳跃的身影,密密麻麻的,许多赶海人正在用渔网捕捞它们。当地不少居民也从家里拿盆拿桶来到海边,时不时有人抓起几条鱿鱼放入桶中,带回家中尝鲜。
视频中的场景,出现在广西北海市的铁山港海域。近日,时至鱿鱼季节来临,大量鱿鱼出现在当地海域,引发众人争相捕捞。有记者正常采访当地赶海人,其称,以往的鱿鱼季节一般在五月,这次在四月份有如此多的鱿鱼出现,往年是比较少见的,简直可以称的上是大海的馈赠。
铁山港海域山清水秀,资源丰富,能够说是鱼类的天堂。这次出现如此多的鱿鱼,也就不足为奇啦。鱿鱼虽好,但大家在吃之前一定要注意鱿鱼的卫生和清洁。之前就多从有吃鱿鱼中毒的事件发生,希望不要有人重蹈覆辙。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鱿鱼是鱼类的一种。其实不然,鱿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软体动物,属于枪乌贼科,又有柔鱼,枪乌贼等叫法。鱿鱼身体细长,呈长锥形,前端有吸盘,类似乌贼,又没它那么大的体型。鱿鱼以其的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在海鲜市场久负盛名。
鱿鱼在我国的产量很大,年产数万吨,主要分布在我国渤海、两广近海地区。它们常常以磷虾、沙丁鱼等小鱼小虾为食,天敌是海洋中的凶猛鱼类。鱿鱼常年活动于浅海中上层,距离海岸较近,例如这次在广西铁山港海域出现的大型鱿鱼群,几乎都跑到了岸边生活,才被赶海人和当地居民大范围捕捞。
曾经有海洋生物学家考证,鱿鱼的祖先是鹦鹉螺,只是跟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鱿鱼。不过鱿鱼的繁殖能力强,属于一种潜力巨大的海产资源。特别是其体内富含蛋白质、钙、磷等多种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治疗贫血、预防高血脂等效用。我国古代有中医学记录,鱿鱼有滋阴养胃、补虚润肤的功能。因此,在我国某些地区都有人工养殖的鱿鱼。
不过大型鱿鱼十分罕见,它们多栖息在深海之中。韩国媒体曾经报道过一条大型鱿鱼的消息,那是在2013年。韩国釜山的一名渔民出海时,捕获了一条长4.5米,体重100公斤的巨型鱿鱼。刚一上岸,就引发附近渔民围观,据目击者称,当时那条鱿鱼的眼睛和人头一般大小,最终被买出了30万韩元的价格。
广西铁山港海域惊现大型鱿鱼群引发网上热搜,不少人也关注到赶海人这类群体。很多人好奇他们的生活是如何的呢?赶海人,在古时俗称赶小海,和普通渔民不同。赶海人一般都是指那些买不起渔船,只能靠在海滩上挂网打鱼、拉海螺为生的人,这类人一般以妇女和老人居多。
到了现代,赶海人和以往不一样,大部分人都有属于自身个人的渔船,也可以常常出海捕捞。这份工作并不轻松,他们常常凌晨三四点钟出门,带着铁耙和腰篓,赶往海边,挖取海岸边的海螺、蛤蜊、生蚝等海产品。也有人会选择开船出海捕捞,只是海上气候多变,地形复杂,常有赶海人遇难,客死他乡。
早些年,有一部影视作品拍摄过赶海人的真实生活,看过的人感触颇深。帽子、腰篓、铁耙、面刀和水,据说是一个赶海人的标准装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身个人的心酸泪水,只是不足为外人道罢了。
这次的广西铁山港海域惊现大型鱿鱼群事件,可以可以称为大海向赶海人的馈赠。这一批鱿鱼一旦卖出,相信当地赶海人的生活会改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