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之乡”沐新风
平方公里的岱山长涂岛,穿过新建的候船大楼,只见一块耸立在丁字路口的大石头上镌刻着“小黄鱼之乡”。
长涂镇党委书记刘世峰介绍说,这是由省政府颁发的。曩昔这里是小黄鱼高产区域,现在小黄鱼产量虽没像曾经光辉,但保存传统作业,仍是舟山名列前茅的小黄鱼主产区。
讲起当年带头船老迈金信定,长涂岛大众像讲神话相同,已逝世好多年的他最近还评为舟山60年名老迈。听说当年他的船到哪里,小黄鱼就跟到哪里,人家的船进吕泗洋要搁住,他的船从沙沟驶过也不会搁。他总能捕到比他人更多的鱼,1974年创下一网捕获125吨小黄鱼的纪录。
其实,现在的长涂渔民也不减当年风貌。该镇东海湾渔业合作社董事长张岳富和记者说,2009年,该社对网船一航次均匀单产产量45万元,最高68万元。
为维护海洋渔业资源,当地渔民研发了一种具有捕大留小功用的“疏目拖网”。“现在还能捕到小黄鱼,除了伏季休鱼,增殖放流也起到了效果。”张岳富对记者说。他以为伏季休鱼时刻还要再延伸半个月。
从合作社办公楼望出去,停靠在长涂渔港的船舶就在眼前,每艘船驾驭台上都有风车在转,一问,原来是主动风力发电机。东海湾渔业合作社的渔船,已有30艘装上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16艘装上帆船节能设备,每条船每年可节约油耗本钱2万元。
张岳富说,除了低碳、环保,现在每条渔船都配有卫星电话、主动避碰设备、单边带对讲机。这样,渔船航行得更远,捕捉规模更广,安全系数更大。
时近傍晚,长涂岛码头文明广场上有渔民渔嫂在扮演舞龙,还有的在跳扇子舞、马灯舞、贝壳舞,祈福年年有鱼。“小黄鱼之乡”正沐浴新风,跨步在充满希望的虎年。